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昌陵[1] 李盛有 曹永强[1] 王文斌[1] 宋书宏[1] WANG Chang-ling;LI Sheng-You;CAO Yong-qiang
机构地区:[1]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辽宁沈阳110161
出 处:《辽宁农业科学》2023年第4期67-70,共4页Liaon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财政部与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项目(CARS-004-CES11);辽宁省农业重大专项(2022020769-JH1/102);辽宁省民生科技计划项目(2021JH2/10200027);辽宁省“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2021JH1/10400038)。
摘 要:分析高产大豆品种辽豆32在辽宁朝阳、阜新、沈阳、铁岭和丹东等地区的产量表现及其在不同产量水平下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明确高产条件下该品种的产量构成与干物质分配特性,为辽宁省大豆高产创建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朝阳地区通过密植和高肥处理,在14784株/667m^(2)密度条件下获得了352.73 kg/667m^(2)产量,相比于其他4个地区常规条件下产量提高36%~112%。不同产量水平下辽豆32的株型、产量结构和干物质分配特点存在显著差异。辽豆32在高产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株高和主茎节数,并且在主茎第13~16节位间具有较多的着荚数,同时具有较高的每荚粒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高产条件下高密度群体导致辽豆32表现为主茎优势型,植株干物质主要积累于主茎着荚及其籽粒中,主茎着荚及籽粒干物质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常规密度群体。辽豆32主茎和分枝自我调节能力较强,在适宜地区构建高密度群体是获得高额产量的重要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