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殷纪伟 韩贝贝 马莹雪 武星廷 徐振江[2] 姜建福[3] 陈昌文[3] 韩瑞玺 Yin Jiwei
机构地区:[1]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北京100176 [2]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3]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9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3年第16期18-26,共9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物种品种资源保护项目(编号:h20210472);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编号:2130109)。
摘 要: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子标记对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进行分析,构建桃品种的分子数据库,为桃品种的鉴定提供技术依据。利用10个SSR标记对154份桃品种进行指纹采集,通过聚类分析和群体结构分析研究其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0对SSR引物共检测出140个等位变异,变异范围为8~27;共获得304个基因型,变化范围为17~59;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化范围为0.5109~0.8242,申请品种保护和登记的品种遗传多样性较已知品种低。根据Nei’s遗传距离进行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供试品种可划分为5个大类,各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在0.0293~1.0000之间,其中2对品种未区分开。对供试品种进行群体结构分析,发现可以划分为4个亚群,大部分材料的亲缘关系比较单一。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0%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间,72%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内部,群体内的变异大于群体间。154份桃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适中,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同一育种单位的品种遗传距离较近。研究结果可为不同类型桃育种创新、分子指纹数据库的构建及品种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