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金普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大连116600 [2]中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大连116001
出 处:《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23年第2期66-69,共4页Strait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摘 要:目的分析学校内传染性红斑暴发原因,为学校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据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和流行病学调查,对在校师生进行人类细小病毒B19血清抗体筛查,回顾性队列验证增加抗体阳性风险的因素,并进行卫生学调查。结果某小学传染性红斑暴发疫情共搜索到疑似病例90例(学生89例,教师1例),罹患率为9.2%(90/980),学生病例均有皮疹,18份疑似病例静脉血经实验室检测确诊17例;最早的4例病例发病于10月4至16日,每隔12~15 d出现发病高峰,流行曲线呈增殖模式;学生罹患率(9.8%)高于教师(1.3%),男生(9.7%)与女生(10.0%)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五年级罹患率最高(23.8%),班级中五年(3)班罹患率最高(59.5%);东教学区学生罹患率(13.4%)高于西区(1.1%);在校师生人类细小病毒B19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9.7%,隐性感染比例67.6%,学生隐性感染比例(66.0%)低于教师(93.8%);座位和病例相邻(RR=5.3)、经常和病例玩耍(RR=2.1)、借用过病例物品(RR=1.5)能增加血清抗体阳性风险;经常洗手(RR=0.5)能减少风险。结论该暴发疫情是由人类细小病毒B19引起的传染性红斑,应加强学校晨检、午检制度的落实,提高师生防病意识。
关 键 词:人类细小病毒B19 传染性红斑 疫情暴发 学校卫生 回顾性队列
分 类 号:R752[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R511[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