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播期及密度对连麦9号产量的影响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耀鸿[1] 方磊[1] 

机构地区:[1]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6

出  处:《中南农业科技》2023年第8期28-30,共3页South-Central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摘  要:为了研究连麦9号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新品种在连云港市的适播期和适播密度,2021—2022年在本地开展了连麦9号不同播期和密度的栽培试验,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播期为主区,种植密度为副区,对连麦9号产量及三要素进行回归分析,并对播期与密度对有效穗数、穗粒数和产量的影响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播期与密度及其互作对连麦9号的产量影响均显著,有效穗数对连麦9号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千粒重和穗粒数;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有效穗数也相应增大,穗粒数和千粒重呈下降趋势,9月30日90万株/hm^(2)基本苗千粒重最大,10月10日播期下,90万株/hm^(2)基本苗和180万株/hm^(2)基本苗千粒重都相对较大,但穗粒数在4种密度下都相对较高,由此可知,最佳播期在10月10日左右;最后通过实际测产,进一步证明了在10月10日播期下,180万株/hm^(2)基本苗获得的产量最高,验证了统计模型的正确,确定了连麦9号在连云港市的合理播期与种植密度。

关 键 词:播期 密度 连麦9号 产量 影响 

分 类 号:S512.1[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