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宋久华 SONG Jiu-hua
出 处:《广西警察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26-33,共8页Journal of Guangxi Police College
基 金:2021年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博士科研启动经费专项”项目(BSQDW202104)。
摘 要:虽然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或规范性文件赋予了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对减刑、假释提出异议并出庭作证的权利,但由于知情权无法落实等原因,在实践中这项权利很难得到实现。被害人作为刑事案件的当事人,在刑罚执行特别是减刑、假释的适用过程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其参与权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和得到充分的保障。为了实现减刑、假释案件的实质化审理,体现被害人的主体地位,促进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进而预防再犯,应当保障被害人的知情权,为被害人提供表达意见的机会,对减刑、假释程序进行诉讼化改造,从而为被害人充分参与减刑、假释提供程序性保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4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