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江苏扬州225000
出 处:《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23年第8期512-512,I0004,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and Plastic Surgery
摘 要:猫抓病(cat-scratch disease,CSD)于1931年由R Debre提出,并于1950年对这种猫抓后致引流区淋巴结肿大的疾病命名为猫抓病[1]。该病多见于青年患者,病原体是一组革兰阴性杆菌-汉赛巴尔通体[2-3]。目前已被确认的巴尔通体已达40余种,其中10余种被认为是人畜共患病病原体[4]。CSD易被忽视而延误诊断,其原因是致病菌进入人体内经过潜伏后发病,潜伏期一般为3~4周,临床发现淋巴结肿大时,皮肤伤口多已愈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4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