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杜雨轩 古金晓 于海青[2] 于存娟 徐栋 马鹏珍 梁笑笑 谢颖桢[5]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北京100029 [2]太原市中医医院心脑科,山西太原030000 [3]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脑病科,北京102499 [4]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针灸科,北京102627 [5]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二区,北京100700
出 处:《中医药学报》2023年第9期78-81,共4页Acta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7YFC1700101)。
摘 要:目的:探索缺血性中风病始发态气虚证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20年9月-2022年4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太原市中心医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中风病患者163例。其中气虚证组60例,非气虚证组103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四诊信息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气虚证组发病前有诱因患者多于非气虚证组(P=0.01),诱因前3位分别为劳累、天气变化、情绪波动;气虚证组与非气虚证组相比四诊信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前10项为舌淡、神疲乏力、脉细、脉沉、气短、舌胖大/舌边有齿痕、少气懒言、面白、舌紫暗、苔白(P<0.05);气虚证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GB)、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淋巴细胞绝对值(LY#)、同型半胱氨酸(HCY)、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低于非气虚证组(P<0.05)。结论:与非气虚证组相比,气虚证组更易因劳累、天气变化、情绪波动发病;发病后体内炎症反应较不显著;推测缺血性中风病始发态气虚证患者机体的抗氧化及具有神经保护功能物质的浓度可能降低,这可能是由于代谢速率减慢导致的。
分 类 号:R259[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