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 [2]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出 处:《中国史研究》2023年第3期56-70,共15页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中国生态·环境史》”(13&ZD080)资助成果。
摘 要:文献史料所记我国古代战役的兵力数字动辄达到几十万的量级,其可信性问题聚讼已久。部分西方学者认为这些数字存在显著夸大,并且进而怀疑《史记》等古代文献史料中的“万”字“也许只是象征性的”而无法作为可靠的数量级单位。由于“万”字为我国古代文献记数所常用,则这一问题就广泛涉及整个中国古代史学科的资料基础,不可不辨。本文发展了由蓝永蔚在《春秋时期的步兵》一书中构建的理论,推导出At>Af=2.72E这一公式,用以描述冷兵器时代两支主要由步兵构成的正规军之间发生的大型阵地战中攻方兵力的理论最小值(Af)与战线长度(E)之间的数量关系。以争议较多的长平之战为例,本文使用该公式进行了推算,认为《史记》所记此役兵力数字在数量级上是合理的。在整理从东周至唐代的全部20例已知At值(总兵力)和E值的重要战役资料后,确认两者的比例均大于2.72,验证了公式的可靠性。本文的结论支持我国古代文献在记载重要战役时所使用的“万”字仍具有其明确的数量级含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8.9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