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患者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治疗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成仁 杜斌斌 杨熊飞 柳利利 曹聪 马小龙 赵丽霞[3] 刘怡君 吕耀春[1] 

机构地区:[1]甘肃省人民医院肛肠科,兰州730000 [2]甘肃省肛肠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兰州730000 [3]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兰州730000

出  处:《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23年第7期557-560,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

基  金:甘肃省人民医院院内科研基金(20GSSY3-1,21GSSYC-20);兰州市科学技术局基金(2022-ZD-47)。

摘  要:近年来,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的免疫治疗给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但研究者却发现并非所有的结直肠癌患者都能从抗PD-1/PD-L1的免疫治疗中获益。因此,精准筛选出结直肠癌患者抗PD-1/PD-L1治疗的获益人群成为当前重大难题。随着精准诊疗理念的迅速发展以及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积累,为筛选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获益人群提供了有力帮助。通过人体生物标志物的差异来预测结直肠癌患者免疫治疗的疗效成为当下热点。生物标志物是免疫治疗的重大突破,不仅可以筛选出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获益人群,还能够避免无效治疗以及不良反应。本文通过回顾近期文献,阐述结直肠癌患者抗PD-1/PD-L1治疗下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

关 键 词:结直肠癌患者 循证医学证据 生物标志物 免疫治疗 无效治疗 中晚期结直肠癌 不良反应 近期文献 

分 类 号:R735.34[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