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振 WANG Zhen
出 处:《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140-147,共8页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摘 要:对于如何解决泛心论面临的组合难题,近年来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方案是:利用不同主体之间所具有的“现象绑合关系”来说明更高层的宏观主体何以能够“组合”出来。该方案的关键在于需要对“现象绑合关系”给出清晰的刻画。对此,米勒提出了“共意识关系”概念,但并不能够成功解释。由此我们尝试论证一条新的路径,即诉诸“主体间关系”来解释不同主体之间所具有的“绑合”关系何以可能。这种“主体间关系”具有三种性质:可能的现象属性、可解释性以及产出性。基于上述性质,“主体间关系”是一种更优的解决组合难题的策略。
分 类 号:B08[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N02[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235.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