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放 王秋淼 孙瑜 Xu Fang;Wang Qiumiao;Sun Yu
出 处:《艺术科技》2023年第18期28-30,共3页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 金:2019年度山东建筑大学博士研究立项“泰山风景林法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2004420101;2021年度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软科学研究项目“基于3S技术的城市森林碳汇潜力与生态补偿能力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R2-1。
摘 要:当前,在国家公园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遗址保护工作与新技术的结合日益深入,多学科交叉融合成为遗址保护与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基于此,文章综合利用科学知识图谱分析,对中国知网所收录的4262篇以“遗址保护”为主题的期刊论文进行可视化实证研究。通过分析得到图表与数据,结合相关研究综述,将我国遗迹保护的主要研究领域界定为三个阶段:1981—1999年的萌芽阶段、2000—2010年的发展阶段、2011—2022年的深化阶段,并梳理各阶段研究重点与热点。主要发现如下:遗址保护研究的主力军是政府相关部门和高校,不同研究机构发表论文的数量差别很大,受地理因素影响,不同的机构、不同的研究领域对地方遗址保护的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遗址保护研究的重点与问题大多集中在环境保护、大遗迹保护、大遗址等方面,近期的工作重点主要是红色历史、革命遗迹和保护性开发利用等,保护性修复、文旅结合、乡村振兴、遗产条例、抗战遗迹等都是主要内容;主题和研究方法正变得越来越多样化,重点是遗址的保护和政府政策影响下的发展和恢复。文章的目的是为遗址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与多维度拓展深化提供更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优化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新模式,实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分 类 号:K878[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G353.1[历史地理—历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