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裴玥
机构地区:[1]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150080
出 处:《当代音乐》2023年第9期123-125,共3页Modern Music
摘 要:《萨拉班德》是《为钢琴而作》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分,是法国著名音乐家克洛德·德彪西的毕生力作。作为印象派音乐曲风的创始人,德彪西非常看重演奏风格的创新变化,注重展现一刹那间的美好或哀怨,这在法国乃至世界音乐史上都有着里程碑的意义。德彪西的一生都在追求音乐艺术的独特性、多变性,《萨拉班德》及其组曲《为钢琴而作》正是德彪西创作理念和音乐风格处于转折阶段的经典作品,并首次为钢琴演奏赋予“印象派”色彩。本文对德彪西的生平履历进行简要概括,分析了《萨拉班德》舞曲的发展史、创作特点以及演奏技法。望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与建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