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残春》与萩原朔太郎《冰岛》——近代日本都市轨道空间与空间中的身体  

A Comparative Study of Guo Moruo's Remnant Spring and Shotaro Hagiwara's Iceland:The Urban Rail Space in Modern Japan and the Figures in Its Spac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杨媛 Hu Yangyuan

机构地区:[1]四川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眉山620000

出  处:《郭沫若学刊》2023年第3期63-70,共8页Journal of Guo Moruo Studies

基  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郭沫若研究)项目“郭沫若早期小说中的日本近代都市空间研究”(GY2021B13)成果之一。

摘  要:1869年,日本政府决定修建铁路,自此铁路设施被引入日本,轨道无疑是日本都市近代化后才出现的新事物。在近代文学作品中有极多与日本铁路相关的内容,可以说轨道空间的相关表象是近代日本都市表象中极具代表性的组成部分之一。本文选取郭沫若的《残春》和萩原朔太郎的《冰岛》进行比较考察,在明确作品中主人公分别所属社会群体的基础上,聚焦作品中的轨道空间,解读作品中人物在轨道空间中的身体感知与身体状态,明晰两部作品中相关表象各自所具有的特征。并结合其他相近年代的类似文本,管窥在人物各自代表的社会群体的此类表象的深层所隐藏的空间体验的实质。

关 键 词:《残春》 《冰岛》 近代日本都市 轨道空间 故乡幻视 

分 类 号:I207.4[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