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叶楚炎[1] Ye Chuyan
机构地区:[1]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学遗产》2023年第5期150-162,共13页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古代通俗小说的文本标识与文体建构”(项目编号22FZWB104)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宋元话本小说中留存了诸多韵文表演,如果将“集句”视为串联韵文并建构起一个完整的韵文表演的组织形式,那么“故事”本身也同样具备这一功能。就此我们也能对于“入话”和“头回”之间的关系有更为明晰的观照:故事性的头回应是从非故事性的入话渐次发展而来,对于入话韵文解释空间的充分拓展则是非故事性的入话最终得以演变为故事性的头回的根本原因。从韵文叙述的角度看,“潜故事人物”以及“伪故事人物”普遍存在于这些韵文表演中,他们更为重要的职能不在于叙事,而在于串联以及展现韵文。这些来自于其他民间伎艺的韵文表演最终被话本小说吸纳和消化,而话本小说在韵文叙述方面更为细致的文体特征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逐步建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9.18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