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冯宝麟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书法》2023年第7期105-108,共4页Calligraphy Magazine
摘 要:一魏晋印章发展的颓势及其成因印章在东汉后期就已经出现了颓势,这主要表现在对形式的过度依赖和字法的刻板乖谬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又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是相伴而生的。东汉以降,篆字在社会层面的利用率已经很低,古隶乃至更后来兴起的八分书,已在实用领域完全取代了篆书。而且,由于隶书发展中越来越重视点画形态的塑造,与秦小篆以及在秦小篆基础上演化而来的缪篆有了非常大的区别。在使用者那里,新一代的印工们对古老的篆字越来越生疏,所以,在应用中对篆字“原生形态”的维护意识也就越来越淡薄,出于对印面秩序的强调、对制印工效的追求,直线的运用也就越来越多,“书写”的意趣也就越来越少。这种现象,我们能从东汉后期的印章实物以及当代整理的印章汇编资料中得到确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