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秀辉 Li Xiuhui
出 处:《当代经济研究》2023年第9期56-63,共8页Contemporary Economic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8ZDA08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2&ZD033);复旦大学—金光集团思想库2022年度研究课题(JGSXK2201);杭州师范大学科研启动经费项目(4015C50222204164)。
摘 要:对货币本质的理解有两种思路:商品本质观和信用本质观。马克思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认为货币本质具有二重性,即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马克思的分析方法和对两种货币本质观的批判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主流经济学领域以希克斯的研究为代表,非主流经济学领域以劳森的研究为代表。前者强调马克思历史分析的思路,认为货币分析依赖于货币史,货币本质随历史发展而改变;后者侧重马克思逻辑论证的思想,强调社会关系的作用,认为货币本质由社会定位所决定。希克斯和劳森在各自框架里也将两种货币本质观进行了批判和融合,但也存在不可忽视的理论局限。
关 键 词:货币本质 马克思 商品本质观 信用本质观 社会定位
分 类 号:F031.2[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091.3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