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脆弱民族地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创新研究——以武陵山片区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贾先文[1] 李周[2] 

机构地区:[1]湖南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2]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北京100732

出  处:《武陵学刊》2023年第5期57-63,共7页Journal of Wuling

基  金: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武陵山生态脆弱民族地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研究”(18YBX012)。

摘  要:生态脆弱民族地区往往集生态、民族、经济、交通、管理问题于一体,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地区。武陵山片区作为生态脆弱民族地区,其生态价值显著与环境破坏严重并存、经济韧性差与生态脆弱同在、民族生态文化约束与国家环境管制并用,这些特殊性决定了引入和创新治理模式的必要性,而国家推行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因其优势巨大,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范这些特殊区域的生态环境风险。从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和区域实际来看,生态脆弱民族地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主要困难是市场不健全、多主体协同缺乏、全过程参与不够、监管不完善等等,因此应构建适应生态脆弱民族地区特点及其历史文化传统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本土企业与跨域统一市场相结合机制、传统生态文化与现代生态文明融合共生机制、多主体参与和全过程治理一体推进机制。

关 键 词:生态脆弱民族地区 环境污染 第三方治理 武陵山片区 治理机制 

分 类 号:D630.8[政治法律—政治学] F205[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