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国际货币治理体系的建构——全球视角和中国选择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宋佩玉 

机构地区:[1]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234

出  处:《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22-26,5,共6页Journal of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英国藏汇丰银行涉华档案整理与研究(1865—1949)”(20&ZD23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外资金融业研究(1949—1956)”(20YJA770011)。

摘  要: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通过多种方式和角度呈现,货币问题是其核心命题之一。近代国际货币体系产生于工业革命时期,伴随着早期殖民侵略和海外贸易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先后经历了“一战”前的金本位体系,两次世界大战间的金块本位、金汇兑本位混合体系,“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而国际货币治理体系是针对跨境货币流动形成的由价值观、国际规则和国际组织构成的治理系统,近代以来也分为三个与之相对应的历史阶段,即帝国秩序阶段、国际联盟体系阶段、联合国体系阶段。这一治理体系对近代中国产生深远影响,考察近代中国货币体系在遭遇冲击后逐渐融入全球治理体系的过程,也就是从全球视角审视中国选择。这仍会有很多新的认识。

关 键 词:工业革命时期 联合国体系 全球视角 国际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 海外贸易 治理系统 治理体系 

分 类 号:D815[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