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使用对线上公共协商程度的差异化效果研究——基于使用动机的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飞[1] 孙梦如 杨龙梦珏 汪明磊 张婵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2]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3]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出  处:《当代传播》2023年第5期15-22,共8页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互联网环境下新闻理论范式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21&ZD318。

摘  要:国内外研究对社交媒体等数字平台对于公共协商的影响表现出广泛的兴趣。但是,相关研究对社交媒体使用与公共协商程度之间关系的发现是不一致的。本研究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通过实证的问卷调查研究对社交媒体使用与公共协商程度的关系提供了新的阐释视角。研究发现,社交媒体使用总体上对三个维度的公共协商程度(观点清晰度、讨论合理度和反观点理解度)都具有正向影响,不过也会导致更高程度的谈话主导度。此外,由于社交媒体用户的不同动机,社交媒体使用对于公共协商程度的间接效果有些是反方向的。具体来说,社交动机、表达动机和信息动机主要在社交媒体使用与公共协商程度的关系之间起到正向中介作用,而娱乐消遣动机则起到负向中介作用。本研究增进了社交媒体使用对公共协商程度影响机制的理解,并对提升社交媒体等数字平台上的公共协商程度具有一定的实践启示。

关 键 词:社交媒体 公共协商 差异化效果 使用动机 

分 类 号:G206[文化科学—传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