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孔融[1] 薛世海[1] 吴晓琴[1] 杨文华[1] 王克如[2] 柴宗文 刘海[1] 田兴云[1] 陆海玲[1] 薛志军
机构地区:[1]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酒泉735000 [2]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00 [3]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兰州730030 [4]甘肃晟源祥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甘肃酒泉735000
出 处:《农业科技与信息》2023年第9期1-5,共5页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基 金: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基于机械粒收的玉米水分预测模型及其应用”(31371575);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科技项目“玉米籽粒低破碎机械化收获技术示范与推广”(GNKJ-2021-6);酒泉市科技计划项目“玉米机械化粒收丰产增效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2023CA1040)。
摘 要:玉米机械化粒收技术的推广对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地区的玉米种植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014年以来本课题组在酒泉市肃州区开展玉米机械粒收试验与示范工作,通过对59个参试品种96个样点的粒收质量指标测试与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收获籽粒的平均含水率为25.1%,平均破碎率为6.36%,杂质率为0.91%,总损失率为2.01%。试验还发现,在玉米机械化粒收过程中籽粒的含水率影响籽粒的破碎率、杂质率和田间损失率,呈显著正相关,充分说明影响玉米机械化粒收的主要因素是收获时玉米籽粒的含水率。按产量水平和籽粒含水率双向平均法作图分析表明,Ⅰ、Ⅲ类品种为低水分粒收品种,占供试品种的60%;Ⅱ、Ⅳ类品种为高水分粒收品种,占供试品种的40%,故在河西走廊西部地区进行玉米机械粒收技术推广过程中,可选用第Ⅰ、Ⅱ象限的玉米品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