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华侨大学,福建泉州362021
出 处:《两岸终身教育》2023年第3期67-74,共8页Cross-Straits Lifelong Educa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戏曲史(福建卷)(18ZD09)。
摘 要:蔡襄造桥的故事发源于泉州,在福建广为流传,因建造洛阳桥工程浩大,于是被民众附会为神力相助,这为洛阳桥故事建立了带有宗教意味和神话色彩的框架。宋代《万安桥记·跋》记载的福建民间故事中已有蔡母发愿、海神檄文的情节,此后这个故事向外传播被改编为《四美记》《洛阳桥》传奇等戏曲,蔡襄造桥的情节基本定型。《四美记》和《洛阳桥》传奇传入福建后反过来影响福建闽剧《洛阳桥》和莆仙戏《蔡襄》,闽剧和莆仙戏进一步吸收玄天上帝、陈靖姑、吕洞宾等信仰,至此福建地域文化经历了外传又回流的双向传播模式。但在这过程中,泉州本土的梨园戏却成为缺失的一环,或因泉州另一古老剧种——傀儡戏擅长演出宗教神话题材的剧目,梨园戏在发展过程中为保持剧种的独特性而不注重表演此类题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