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俞正来
出 处:《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23年第4期43-47,52,共6页
基 金:2023年度浙江省党校系统社会科学联合会规划课题“《资本论》生态伦理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立项编号:ND23110)。
摘 要:黑格尔“市民社会”(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概念源于十七、十八世纪英、法学者对当时社会经济现实的概括,与古代、中世纪或近代契约论者政治意义上的“市民社会”不同,它属于近代特有的、经济意义上的、作为经济社会的“市民社会”概念。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概念反映了近代“国家”(政治)与“市民社会”(经济)二分的现实,蕴含着近代个体性和整体性、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内在张力。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期,马克思一方面肯定了黑格尔“市民社会”概念的先进性和现实性,另一方面也批判了黑格尔颠倒“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神秘主义、保守主义、折衷主义。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市民社会”概念的批判、改造,间接地接触了政治经济学,深化了对现实的理解,为接下来巴黎时期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以及布鲁塞尔时期的唯物史观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D032[政治法律—政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