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兹曼媒介思想在中国的接受研究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岩[1] 郑红红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2]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年第7期20-28,44,共10页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摘  要:接受是双向的行为过程,这个过程的每一个节点都有原因和结果。用“旅行中的理论”是为了揭示波兹曼的媒介思想在中国的传播面貌,包括接受、变化的过程以及发生的落脚、散播、交流等环节的情形和背景。波兹曼的“娱乐至死”“媒介环境学”“技术”观在中国引起共鸣,一度成为热词,也是多个领域讨论的关键词。研究结果显示,这三大理论在“旅行”过程中呈现出相似性:误读—接受,抵抗—修正。原因在于,波兹曼的理论立场——构成论在西方已经被普遍认可,并且成为当代批判理论的基本立场。在国内学界持反映论立场为主。两种理论立场不同,导致最终阐释的区别,在践行方面也是如此。

关 键 词:波兹曼 理论旅行 接受 流转 误读 

分 类 号:G206[文化科学—传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