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宋瑞超[1] Song Ruichao
出 处:《新闻研究导刊》2023年第16期61-63,共3页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基 金:2018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平衡路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8SJSZ236。
摘 要: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与广泛普及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和传递过程,为各类社会思潮的生成、扩散与传播提供了载体与途径。大学生是接受、应用社会新思想、新技术的前沿群体,对社会思潮具有较高的敏锐度,且其思想行为容易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在新媒体的信息传播范式下,社会思潮的传播呈现较强的裂变式和渗透性、碎片化与现实化、复杂化及多元化等特征,使得以新媒体空间为传播场域的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同时发挥着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一方面强化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深化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弱化了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误导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固化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高校及教育者需要强化协同配合,以新媒体环境为基准,以社会思潮传播为研究对象,落实构建新媒体教育平台、强化大学生思辨能力、引领大学生价值取向、加强网络治理等措施,进而对社会思潮传播影响进行正确的引导。文章以新媒体环境为前提条件,通过阐述社会思潮的传播特征,分析了社会思潮传播对大学生的双重影响,指出了新媒体环境下正确引导社会思潮传播影响的有效路径,以期助力大学生正确思想价值观念及崇高人生理想信仰的培养与塑造。
关 键 词:新媒体 社会思潮 传播 大学生 特征 影响 引导路径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