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温州市中医院感染管理科,浙江温州325000 [2]温州市中医院检验科
出 处:《中国妇幼保健》2023年第18期3522-3525,共4页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China
摘 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后盆腔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的影响因素,旨在为临床术后盆腔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6月在温州市中医院进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1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后盆腔感染发生情况,培养所有菌株,探究其影响因素,分析病原菌的分布情况,药敏卡对所有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全自动药敏分析仪对所有菌株耐药性进行检测。结果在有效回收问卷的182例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患者中,有18例患者术后发生盆腔感染,术后感染发生率为9.89%。18例盆腔感染患者中,共检测出2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5株,占51.72%,革兰阳性菌11株,占37.93%,真菌3株,占10.34%。大肠埃希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未产生耐药性,对头孢替坦、头孢吡肟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具有较低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未对万古霉素产生耐药性,表皮葡萄球菌未对环丙沙星产生耐药性。年龄≥60岁、手术时间≥180 min、合并有慢性疾病、具有盆腔感染史、术后未使用抗菌药物、术后进行置管及术后卧床时间≥7 d患者术后盆腔感染发生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手术时间、合并慢性疾病、盆腔感染史、术后使用抗菌药物、术后置管及术后卧床时间均为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后盆腔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OR=4.133、7.454、4.928、9.708、5.597、5.755及2.974,均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后盆腔感染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杆菌,年龄、手术时间、合并慢性疾病、盆腔感染史、术后使用抗菌药物、术后置管及术后卧床时间为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后盆腔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应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并针对其影响因素控制临床感染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