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粒体功能障碍探讨气虚的生物学基础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国栋 李改杰 李丽[1] 焦扬[3] 

机构地区:[1]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102208 [2]山东省济南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 [3]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中医内科教研室

出  处:《环球中医药》2023年第9期1844-1847,共4页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薪火传承周平安名医工作站建设项目。

摘  要:病证结合诊疗模式逐渐成为中医诊疗的特色,可提高治疗效果。在生理功能方面,线粒体功能与中医气的推动、气化、防御、温煦作用颇为类似;在病理机制方面,心气虚、脾气虚、肺气虚及其他脏腑气虚均表现出不同程度或不同类型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在治疗方面,从气虚论治可促进心力衰竭、功能性消化不良、运动性疲劳等不同系统疾病过程中受损线粒体功能的恢复。由此认为,中医气虚与线粒体功能障碍关系密切。为进一步探寻气虚证的生物学基础,本文梳理总结对气虚证患者或动物模型体液或组织的代谢组学及蛋白质组学分析以及补气药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的相关文献,归纳出气虚证的生物学基础可能是线粒体相关物质和/或能量代谢产物/蛋白及其相关调控通路失调,具体表现在线粒体膜蛋白酶系、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及三羧酸循环中间产物的表达异常。从线粒体功能障碍角度探讨中医气虚的生物学基础,将中医辨证与现代医学辨病有机结合,量化中医证型,可以为中医证候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提供有力依据。

关 键 词:病证结合 线粒体功能障碍 气虚 异病同治 生物学基础 生理功能 病理机制 辨证论治 

分 类 号:R241.8[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