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程伟 罗勇[2] 曹龙[3] 丹利[4] 黄磊[2] 邓祥征[1,5]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2]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地球系统数值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全球变化研究院,北京100084 [3]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系,杭州310027 [4]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5]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出 处:《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23年第5期672-682,共11页Climate Change Research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2221002,42305029);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307040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A0602500)。
摘 要:在工业化进程中,化石能源利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CO_(2))浓度不断增加[1]。中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碳中和战略目标须使碳排放尽早达峰,并降低峰值[2]。当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减少碳排放”的路径和手段,但对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而言,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很大程度上需依赖于“增汇”,即增加对大气中CO_(2)的吸收[3-4]。CO_(2)移除已成为将温升控制在1.5℃以内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5]。《巴黎协定》间接引入了CO_(2)移除,并为CO_(2)移除的大规模应用预留政策空间,以期实现在碳排放和碳移除之间取得平衡。CO_(2)移除可用于补偿难以脱碳或降碳成本高的行业的碳排放。
关 键 词:碳中和 间接引入 碳排放 二氧化碳 温升控制 战略目标 化石能源 碳成本
分 类 号:X701[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