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岳冰心
机构地区:[1]北京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2616
出 处:《今古文创》2023年第37期60-62,共3页
摘 要:“现代国家和市民社会之间的分离与对立”这个问题贯穿于马克思和黑格尔法哲学较量的始终。黑格尔将国家视为“伦理理念的现实”,认为国家既是市民社会的前提,又是市民社会的目的。马克思受到现实状况的冲击,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进行了批判和深化,指出了市民社会与现代国家之间存在和矛盾和相互分离的趋势,进而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虚假性”。对市民社会理论的系统梳理,有助于把握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也有助于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探索提供理论参考。
分 类 号:A1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