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崔文强
机构地区:[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4
出 处:《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23年第S01期71-72,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摘 要:慢性头面部疼痛,包括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等,是临床常见病。由于机制不明,临床治疗仍十分棘手。针刺、中药治疗慢性头面痛,疗效显著。我们通过影像学检测发现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额顶叶网络系统和视觉相关网络系统均发生异常;临床观察发现多数慢性偏头痛和三叉神经痛患者伴有焦虑抑郁情绪。在动物实验中,我们通过硝酸甘油注射的方式构建偏头痛大鼠模型,通过三叉神经第二支结扎并剪断的方式构建慢性口面疼痛模型,发现外侧缰核神经元兴奋性和海马突触可塑性在慢性头面部疼痛及相关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电针通过改善海马突触可塑性缓解小鼠慢性口面痛以及相关的焦虑情绪,芍药苷草汤通过抑制外侧缰核神经元兴奋性,缓解偏头痛大鼠的头面部疼痛。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大样本临床试验进一步观察针药结合治疗慢性头面痛的临床疗效;并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探讨外侧缰核所在的视觉相关神经投射环路在针刺、中药治疗中的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8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