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三维重建技术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汤发强[1] 李书林 蓝青 周子杰 郭徽灵[1] 颜来鹏[1] 

机构地区:[1]福建省立医院骨一科,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学院,福建福州350001

出  处:《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3年第8期831-834,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Injury

基  金:福建省财政厅教科文专项科研基金(闽卫财函〔2018〕473号)。

摘  要:目的探讨人工智能三维重建技术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09—2021-09诊治的50例单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5例采用AI-HIP软件行术前规划(观察组),25例采用二维X线片模板测量行术前规划(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差值、住院时间、应用假体符合情况、前倾角、外展角、双侧肢体长度差异、双侧股骨偏心距差值,以及术后1、3、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3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9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切口不愈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假体周围骨折或髋关节脱位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髋臼杯假体、股骨柄假体完全符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差值以及住院时长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双侧肢体长度差异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前倾角、外展角、双侧股骨偏心距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AI三维重建技术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进行术前规划能帮助临床医师更快速、精准地完成手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并降低术后双侧肢体长度差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术后髋关节的稳定性,加速患者术后功能康复,提高满意度。

关 键 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全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智能 三维重建 术前规划 

分 类 号:R687.42[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