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同”与“澄清”——嵇康《声无哀乐论》中的名实之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谢光鑫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出  处:《中国图书评论》2023年第9期52-61,共10页China Book Review

摘  要:在《声无哀乐论》中,东野主人通过名实相副的描述规则,澄清了两类不同的经验,一是“对”声的经验,二是“关涉”声的经验。秦客的偏见源于采用“意义解释”的方法,暗自替换了被描述的对象。“声无哀乐”的正确理解是哀乐不是“对”声的经验,即不是对声的恰当描述,而是“关涉”声的经验。“澄清”的目的在于鉴别经验之流,两类经验可共存于音乐欣赏之中。

关 键 词:《声无哀乐论》  名实 

分 类 号:J60-02[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