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钱晓英 吴新 徐婷婷 Qian Xiaoying;Wu Xin;Xu Tingting
机构地区:[1]歙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安徽245200 [2]歙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安徽245200
出 处:《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23年第4期526-528,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Lung Diseases(Electronic Edition)
基 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08085MH162)。
摘 要: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早期机械通气的应用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99例颅脑损伤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为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面罩吸氧或鼻导管吸氧,急性呼吸衰竭发生后给予机械通气;观察组患直接采用早期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治疗72 h后,比较两组PaO_(2)、PaCO_(2)、SaO_(2)、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 GCS)、LIS病情严重程度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预后。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O_(2)、SaO_(2)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RP、NLR数值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LIS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GCS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53例(82.81%)病情转归,死亡11例(17.19%);对照组22例(62.86%)病情转归,死亡13例(37.14%)。结论 颅脑损伤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早期机械通气,有助于患者血气指标的恢复,减轻炎症反应,改善预后具有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