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谦[1,2] Zhu Qian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2]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出 处:《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110-117,共8页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摘 要:环境权进入宪法,在世界范围内有不同的模式,但现有研究难以证实宪法环境权与环境法律制定及实施的正相关性。认为缺乏环境权“入典”导致我国环境立法中大量义务性规范缺乏正当性基础的观点,不仅与我国宪法及大量环境法律的客观存在不相符,而且也是固守传统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惯性思维,忽视环境公共利益正是环境法律中各类型环境义务规范设定的正当性基础。在依宪治国的理念之下,基于我国宪法对环境权拒绝的现实,环境权“入典”因缺乏相应的宪法根据需谨慎对待。
分 类 号:D922.68[政治法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7.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