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灿璨 苏美妮[1] Huang Cancan;Su Meini
机构地区:[1]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出 处:《新闻研究导刊》2023年第15期8-11,共4页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基 金:2023年长沙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数智时代长沙城市形象传播创新研究”项目成果,项目编号:2023CSSKKT90。
摘 要:新媒体时代,媒介环境的变迁形塑了新的新闻形态,新闻工作从文本创作转向了产品化大生产。新闻产品化带来的流量效益有助于主流媒体提升“自我造血”能力,但以攫取用户注意力为中心的新闻生产难以规避商业逐利性,也与我国新闻的政治性属性、意识形态属性、社会属性不太符合。文章通过分析新闻产品化现状,总结出新闻产品在生产方式上表现为从新闻写作转向产品制作、从显性服务转向隐性服务、从专业生产转向非专业生产的特征,新闻消费模式呈现由社会共享过渡到私人定制的趋势,新闻产业结构也呈现出横向、纵向整合重组的趋势。然而,新闻产品化以用户和流量为中心的生产制式,本质上是一场商业化竞争,平台的算法逻辑无形中消解了主流媒体的生产自主性,用户态度纳入新闻生产不仅加大了传统新闻工作者的工作量,还易引发“情绪化”新闻泛滥,削弱主流媒体引导舆论、教化大众的权威性功能,不利于互联网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因此,文章回归新闻双重属性,通过解读新闻的“政治效益”与“经济效益”既对立又统一的二元特征,提出新闻产品与内部人员“双轨”并行、时政报道柔性传播及全面提升人才素质三个方面优化策略,维持新闻事业双性平衡以抵挡新闻产品化带来的业态冲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1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