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与信息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2]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出 处:《毒理学杂志》2023年第4期365-368,F0003,共5页Journal of Toxicology
基 金: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2022R410A011);浙江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室开放项目(KF202301042)。
摘 要:氨基糖苷类药物(aminoglycosides)是临床上使用较多的一类抗生素,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新霉素等,广泛用于对抗革兰氏阴性菌、分枝杆菌等细菌感染,还可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应用增强药物效果。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毒性反应以耳毒性和肾毒性最为严重[1]。耳毒性(ototoxicity)是指药物或某些物理因素对耳蜗、前庭系统等部位有毒性作用,引起耳蜗结构和功能性损害,如耳毒性聋(ototoxic deafness)。在我国,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聋位于国内药物致聋的首位,严重损害了患者的社会和心理健康。特别是对幼年儿童,即使是轻微的听力损失也会阻碍语言、认知和社交发育,导致社会心理功能的减退。由此,本文对国内外近期文献资料进行综述,探讨现有的氨基糖苷类药物诱导耳毒性的发病机制及介入阻断策略,为临床用药及药物毒性的预防等提供参考。
分 类 号:R114[医药卫生—卫生毒理学] R99[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16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