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燕彬 WANG Yanbin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100871
出 处:《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95-106,共12页JOURNAL OF GUANGXI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摘 要:吴文藻在引介功能主义之时将其视为“功用之学”。马林诺夫斯基功能主义之于中国不仅是一个学术范式,更是一种实践方案。基于功用的目的,燕京学派除了社区方法论方面的拓展外,更试图在理论上提供改良中国文明的路径。因此燕京学派尤其认为马氏学说缺少“精神”维度的考察,并对此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吴文藻从宏观社会层面入手,将《文化表格》中“语言”要素置换为“精神”,希望借由功能主义以处理精神-物质的对立,并吸纳拉德克利夫-布朗等学者的社会实体论,以此改进中国文明。李安宅则从微观个体层面入手,将马氏的语言功能论从注重语言的行动功能改为承载思想,期望以此变革中国人的思想和精神;同时他将马氏功能主义的普遍人性论从人与自然对立的视野转向人与禽兽之别,从而将马氏学说与中国传统思想资源相结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