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应帅[1,2] 王娜[1] Sun Yingshuai;Wang Na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2488 [2]北京大学
出 处:《观察与思考》2023年第7期40-50,共11页Observation and Ponderation
基 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创新项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新发展阶段重大理论问题研究”(2023YZD03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联系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际,列宁进一步阐发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进一步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利用无产阶级专政迈向社会主义新阶段的思想,进一步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实现了对马克思、恩格斯观点的继承和发展。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实行为依托,列宁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经历了“超越发展”和“直接过渡”的尝试、“渐进发展”和“迂回过渡”的探索这两个阶段的实践检验。列宁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蕴含深厚的现实观照,为社会主义中国在新发展阶段下,坚持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判断社会发展阶段、坚持在守正创新中继承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坚持人民至上在百年变局中把握新发展阶段、坚持系统观念全面推进社会主义阶段迈向共产主义提供了重要蓝本。
分 类 号:A82[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8.14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