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同胜[1] 郭芷彤 Zhang Tongsheng;Guo Zhitong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 [2]兰州大学文学院
出 处:《明清小说研究》2023年第3期74-89,共16页Journal of Ming-Qing Fiction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中国古代文学阐释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XZW003)阶段性成果。
摘 要:水浒故事是横跨宋、元、明时间长河的艺术积淀,其中宋江的文艺形象在漫长的建构过程中不仅融汇了音景和视觉艺术,其名、字、绰号更是形成了一个称谓体系。这个体系是古代中国文化与异域文化交融杂合的产物。宋江“星主”“及时雨”的称谓来自粟特神话的雨神蒂什塔尔。“三郎”的称谓与摩尼教第三使、摩尼排行第三、三为摩尼教圣数等原因有关。“黑三郎”这一绰号也是中外文化融合的结晶,“黑三郎”之所以“黑”,是因为宋江与雅利安人财神俱毗罗、印度北方多闻天王、中国财神赵公明存在着形象上的同构,也是因为黑色、水和财三者之间的类比联想逻辑。宋江字公明,是由于他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出手阔绰,俨然财神赵公明的缘故。《大宋宣和遗事》中,宋江之“呼保义”的称谓与宗教“使者”有关,而在《水浒传》中随着宋江的伦理身份从民间草莽英雄向护国安民的朝廷卫士转换,这一绰号便杂糅着民间信仰中“使者”“保义尊王”等意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