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伟民[1,2,3] 廖红
机构地区:[1]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2]四川外国语大学 [3]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莎士比亚研究会 [4]攀枝花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 处:《四川戏剧》2023年第8期4-11,共8页Sichuan Drama
基 金: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项目“莎士比亚在近现代中国的传播与流变研究”(项目编号:21FWWB008);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莎士比亚戏剧本源系统整理与传承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9ZDA29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作为世界莎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莎学的发生、发展与外来莎学思潮的影响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除了西方莎学以外,马克思主义莎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民国时期,马克思主义莎学被介绍到中国,使中国翻译、研究、演出莎作的学者、导表演艺术家,第一次接触到不同于西方的莎学理论。历史发展证明,中国莎学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莎学的译介、对苏联马克思主义莎学的反思、对西方新马克思主义莎学的研究,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对马克思主义莎学理论的构建,在中国莎学理论界已经初步形成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莎学研究特色。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