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结构及功能成像技术在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临床转归预测和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旭 王万宇[2] 曲冰 纪亚红[1] 王丰[1] 曹丹娜[1] 赵永厚[3] 

机构地区:[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CT·磁共振科,哈尔滨150000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神志医院

出  处:《山东医药》2023年第27期94-96,共3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973930;81873299;81973747)。

摘  要:健康人群发展为精神分裂症之前有一个较长的“前驱期”,处于此期的人群为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若不及早进行干预治疗,1年内将有三分之一的高危人群发展为精神分裂症。通过脑结构及脑功能成像技术MRI、PET获取脑结构、功能数据,再结合临床资料可判断精神分裂证高危人群是否转归为精神分裂症。PET检查显示更多的纹状体多巴胺合成,MRI检查显示脑灰质体积增大以及额叶区大脑活动增加是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产生积极反应的潜在标志。MRI检查显示,前额叶皮层中灰质体积增大和厚度增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非药物治疗效果好。

关 键 词:神经影像学技术 脑结构及功能成像技术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核磁共振成像 精神分裂症 

分 类 号:R445[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