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300381 [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需针灸科、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300381
出 处:《实用中医药杂志》2023年第9期1908-1912,共5页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火针又称“燔针”、“焠刺”、“烧针”,是通过烧红特殊针具针体,按一定刺法迅速刺入人体选定部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的针刺方法[1]。其具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首载于《黄帝内经》,早期医家认为其仅具有温经散寒止痛作用,适用于寒证、痹证及筋骨疾病,而禁用于热证;发展至明清时期,火针应用逐渐突破热证禁忌,增加以热引热、补虚泻实功效,并拓展应用于内、外、妇、儿及五官科疾病。
关 键 词:五官科疾病 温经散寒 止痛作用 针刺方法 补虚泻实 火针 针具 针体
分 类 号:R245.316[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9.23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