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3年第17期95-98,共4页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
基 金:乐山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1SZD084)。
摘 要:目的分析肺结节定位针应用于肺部小结节行亚肺叶切除术术前定位的效果及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总结肺结节定位针进行术前定位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乐山市人民医院2021年7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82例择期进行肺部小结节亚肺叶切除术患者,根据术中患者使用不同的穿刺针定位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1例)采用Hook-wire定位法进行术前定位,观察组患者(41例)采用肺结节定位针进行术前定位,对比两组患者定位时间、病灶距肺边缘距离、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并发症与病灶一次性切除率。根据患者定位后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患者定位穿刺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肺小结节病灶定位时间、病灶距肺边缘距离、手术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组患者进针次数>2次、进针深度>30mm、病灶距肺边缘距离>20mm、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史占比均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进针次数>2次(OR=1.968)、进针深度≥30mm(OR=2.065)、病灶距肺边缘距离>20mm(OR=2.591)、存在COPD病史(OR=1.754)均为影响患者定位穿刺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两组患者病灶一次性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节定位针应用于肺部小结节行亚肺叶切除术术前定位相比于Hook-wire定位法更有利于术中准确切除病灶,保障手术的顺利实施,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安全性,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康复。此外,进针次数>2次、进针深度≥30mm、病灶距肺边缘距离>20mm、存在COPD病史均为影响患者定位穿刺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
关 键 词:肺部小结节亚肺叶切除术 肺结节定位针 Hook-wire定位法 并发症 危险因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