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向波[1,2,3] ZHANG Xiangbo(National Time Service Center,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Xi'an 710600,China;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94,China;Key Laboratory of Time and Frequency Benchmark,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Xi'an 710600,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陕西西安710600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94 [3]中国科学院时间频率基准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600
出 处:《测绘学报》2023年第9期1611-1611,共1页Acta Geodaetica et Cartographica Sinica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073034);中国科学院“一带一路”团队(XAB2018YDYL01);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基金(XAB2021YN26)。
摘 要:高精度远程时间传递技术是实现两地时钟比对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地方协调世界时UTC(k)与国际UTC建立联系的技术支撑,是国际原子时(TAI)计算的基础。作为GNSS载波相位时间频率传递技术的典型代表,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精密单点定位(PPP)自2009年开始被国际权度局(BIPM)用于TAI计算,时间传递精度可达亚纳秒量级。然而,由于伪码噪声影响,使得PPP相位模糊度失去了整数特性,时间传递结果在相邻天边界历元处出现“不连续”现象,导致无法通过PPP时间传递更加准确反映两地实时连续运行时钟的性能,严重影响PPP时间传递长期频率稳定度的提升,也限制了PPP时间传递在铯喷泉钟等基准频标比对中的应用。论文围绕PPP时间传递结果日界不连续误差这一核心问题,按照从GPS单系统到GPS/BDS多系统,从理论研究到试验验证的模式,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日界不连续误差的统计特性、产生原因、对时间频率传递的影响及改正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
关 键 词:载波相位 国际原子时 时间传递 协调世界时 历元 时间频率传递 日界 GNSS
分 类 号:P228[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13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