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赔偿原则在无过错环境损害赔偿中的困境及其克服——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的思考  

The Dilemma and Its Coping Strategies of the Principle of Complete Compensation in Compensation for Unfaulted Environmental Damage—Thinking Based on the Theory of Risk Societ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雨荣 黄辉[2] Wang Yurong;Huang Hui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法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2]福州大学法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出  处:《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124-134,共11页Journal of Fu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生物资源管控与生态安全规制研究”(20&ZD093)。

摘  要:因完全赔偿原则沿用传统的填补损害之逻辑,故无论加害人的过错程度如何,受害人前后的财产差额是多少,加害人就赔偿多少。完全赔偿原则的这一僵化性与环境侵权行为的复杂性发生抵牾。为威慑、遏制行为人,《民法典》规定,故意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严重后果的,需承担惩罚性赔偿。可见,行为人的主观状态可影响赔偿责任的范围。为了在无过错环境损害赔偿中更好地实现公平正义、缓和无过错责任原则的严格性,对行为人合规生产但仍造成环境侵权之情形,可探索适用限制性赔偿制度。作为典型的现代性风险现象,无过错环境损害常源自抽象体系的设计错误,很大程度上属于由现代化引发的危险和不安。因此,综合运用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对“不幸损害”进行合理分配是应对环境风险的必然选择。

关 键 词:完全赔偿 限制性赔偿 风险社会 社会理性 

分 类 号:D912.6[政治法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