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哲 YANG Zhe
出 处:《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1-8,共8页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江永全书》整理与研究”(21&ZD052);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皖派学术的跨学科研究”(22JJD770001)。
摘 要:清儒戴震素以批判宋明理学而著称于世,他以“反理学”的姿态痛责理学“以理杀人”,对清代以来的学术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孟子字义疏证》三分之一的内容皆在探讨“理”,从根本上动摇了宋明理学立论根基,戴震“理学”或“新理学”由此为世人公知。实际上,戴震“心学”,在戴震哲学中与“理学”并驾齐驱,甚至可能更具核心地位,代表戴氏哲学创建的新方向。戴震论“心”,强调“心”的理性判断功能与人伦实践特征。基于对“心”的独特理解,戴震提出了“心之明”的概念。“心之明”是“权度事情无几微差失”的理想境界,它以“问学”为实现途径,以“德性”为理论底色,实现了“道问学”与“尊德性”的理想化结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