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腔与民调:清末民初白话书写中的官民互济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宝明[1]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研究中心

出  处:《新华文摘》2023年第19期89-91,共3页

摘  要:始于晚清的白话文运动,最终在五四时期将白话文推入教育系统,成为国民学校的书面用语,这标志着白话文运动取得了重要的胜利。白话从“方言”“土语”到现代汉语书面语地位的确立,是在民间知识精英与官方主体的互济中实现的。官民互济的过程正是官腔与民调融合的过程。所谓“官腔”,是指从晚清到北洋各政府在白话书写革新中的因循;而“民调”则是指民间知识精英利用奥论场域发出改革声音,并形成改革方案。

关 键 词:白话文运动 国民学校 知识精英 清末民初 互济 改革方案 书面用语 

分 类 号:I206[文学—中国文学] H109.3[语言文字—汉语] K25[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