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淑兰 张奕然 LI Shulan;ZHANG Yiran
机构地区:[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出 处:《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39-51,共13页Journal of Criminal Investigation Police University of China
摘 要:理论界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法益的界定存在传统法益界定方案与新型法益界定方案,前者由于立场过于保守不利于实现对实际存在的新型法益之保护,后者方向正确而在具体新型法益内涵的证成上存在缺憾。对刑法新型法益的证成不能“就刑法规范,证刑法法益”进行循环论证,而应当以民刑衔接为视角,遵循以民法权益为基础、以刑法规范为依据的规范化证成路径。在此路径依托下,以个人信息工具价值——信息安全与目的价值——信息权利二分为框架,由民及刑逐级证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具体法益内涵,为个人信息安全与信息财产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