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共青海省委党校 [2]格拉斯歌大学
出 处:《柴达木开发研究》2023年第2期42-46,共5页
基 金:2022年度青海省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青海“非遗”工作助推乡村振兴研究》(项目编号:22zcy056)阶段性研究成果;2022年度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重点调研课题《青藏高原“非遗”工作赋能乡村振兴研究》(项目编号:2022DXXTZDDYKT094)研究成果。
摘 要:“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通用简称,是人类生命的印记、智慧的结晶、永恒的精神家园。在当前正有序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中,弥足珍贵的“非遗”资源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保护发展和充分利用“非遗”资源,潜力无穷。加强“非遗”保护和传承,“非遗”档案管理工作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通过“非遗”档案让“非遗”资源在乡村振兴中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本文为此做了积极有益的探索。青海省“非遗”档案记录了青海各族人民长期在生产生活中积累下来的且十分珍贵的“非遗”资源,见证了青海历史文化发展,但从“非遗”档案工作开发利用情况看,部分“非遗”资源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在助力青海省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的作用不够突出,如何合理开发利用“非遗”档案的文化精华,探究独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非遗”与青海省乡村振兴战略的结合点,以档案管理的模式创新推动“非遗”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非遗”档案工作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进一步推动“非遗”保护、开发与利用,从而为乡村振兴储备能量、增强后劲,推进青海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