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非遗解析“七巧节”饮食文化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 

机构地区:[1]饮食文化建设办公室

出  处:《餐饮世界》2023年第8期28-31,共4页World Cuisine

摘  要:“七巧节”作为中国人的重要情感节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作为民俗节日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起初,人们通过仰观牵牛星与织女星的方位,确定时序的演变。汉代时,七夕逐渐从天文节点向节俗转变,东汉应劭《风俗通》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每当看到织女星在正东方向出现时,时序恰好入秋,一般是在七月之初。从天文上看,织女星的出现具有“星回岁终”、新旧更替的意义,也有着古人对星辰崇拜的意义。直至汉代以后七夕逐渐演变成具有生活情趣的民俗节日活动,称其为七巧节。并产生了一批“七巧节”的节日非遗美食。

关 键 词:民俗节日 新旧更替 饮食文化 七夕 节俗 巧节 风俗通 生活情趣 

分 类 号:K89[历史地理—民俗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