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食主义”与“以食写史”——20世纪中国文学的饮食书写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景明[1] 

机构地区:[1]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争鸣》2023年第8期58-63,共6页

摘  要:在法国批评家古斯塔夫·普朗什(GustavePlanche)看来,现实主义是关于风俗、服饰的细微描写,从中可以发现当代生活的趋向与时尚。饮食作为人类生活的物质基础、基本生存资料,承载着丰富的社会意义。自鸦片战争以来,救亡图存的家国使命意识,使中国作家坚守立足现实、针砭时弊、关注民生疾苦,执着于“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的创作宗旨,他们以“现实/写实主义”为标靶,呼吁建立“小说中国”。这种对社会结构与社会现实动态演变的看法显示了中国作家深刻的洞察力,写实也因此成为创作的律令。

关 键 词:民生疾苦 创作宗旨 古斯塔夫 生存资料 饮食书写 写实主义 动态演变 使命意识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K26[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